系列报道三 “青春之歌”小分队用爱温暖童心 

发布日期:2011-07-05
分享:

新华学子“三下乡”,服务河塌创辉煌

系列报道三  “青春之歌”小分队用爱温暖童心

为了响应团中央的号召,更好的贯彻并执行“三下乡”活动思想。从630日到73号,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“青春之歌”活动小分队在河塌乡中心小学,志愿者深入基础教育薄弱、教育资源匮乏、留守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村庄等进行宣传和帮扶活动。为当地中小学特别是农民工留守子女提供课程教授、学业辅导、亲情陪伴、文体活动等,实施“关爱孩子”的专项行动,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调查和相关志愿服务。

  志愿者开展的活动,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支持。在志愿者开始宣传义务支教和留守儿童调查的过程中,他们发现很多孩子父母都在外务工,长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。孩子们缺少关爱,渴望有亲情的陪伴。在宣传和调查中,一些孩子总是远远的跟着志愿者。爷爷奶奶们也愿意将孩子送到河塌乡中心小学,让志愿者进行辅导。

  活动期间,志愿者热情高昂,学生们也积极参与。活动第一天,还没有到预定的授课时间,就有很多孩子早早来到校门口等待。志愿者放弃了早饭的时间,把学生们安排好。由于一开始大家陌生,有些孩子不愿意与志愿者进行交流,志愿者们就耐心和孩子沟通。了解他们的大致情况,根据孩子们不同的特殊状况,进行教学和帮扶工作。在上课期间,志愿者先用歌声带动大家的热情,孩子们渐渐的开始大声说话开心地唱歌。利用做游戏的方式,让他们与其他的孩子友好相处。

由于志愿者们努力工作,细心教导和帮扶孩子。其中二年级张博忆,四年级张洁、司京等同学放学后都不愿意离开,中午也一直待在教室,志愿们便舍弃中午休息的时间,与之谈心,教一些简单的舞蹈歌曲和绘画。孩子们都融入其中,很多孩子围着志愿者,害怕他们离开;当有的志愿者去下乡调研,孩子们就到处需找“哥哥”、“姐姐”;甚至有的孩子还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来水和冰激凌送给志愿者;在教手语的时候,孩子们很认真,一遍又一遍的跟着学,更有孩子趴在桌子上抄写歌词;孩子们把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告诉志愿者,希望有一天可以实现……

在低年级的教室里,志愿者文雅教孩子们画画,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,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,将来会得到你们想要的一切。有一位奶奶赶到教室对志愿者们说:“我的孩子为了上你们的课,中午都没有回去吃饭……”。五年级的尹小翠同学对记者说:“希望志愿者大哥哥和大姐姐们以后能够常来,我非常喜欢你们,只要你们来,我随时都欢迎。”四年级的张昕也同样说出自己的想法:“我也非常喜欢你们这些大哥哥和大姐姐,你们很搞笑,让小朋友们非常高兴……”。

志愿者遇到一个特殊的女孩,司陶兰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。当志愿者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,就发现她用一种恐惧的眼神看着志愿者,志愿者陈成前去与她交流,她告诉陈成:“自从妈妈生了弟弟之后,我就觉得她不关心我了。有时候因为我调皮,奶奶会惩罚我,所以我天天都不开心……”。这是一个缺少关爱的学生,针对她的情况,陈成细心开导,经过几天的相处,她渐渐的开心起来。

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,没有人监管,加之家务活任务重,学习成绩不理想;性格内向,不自信,有时表现为自闭。家庭教育通常对孩子的性格形成、 品格培养以及理想抱负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。 然而,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,使得孩子们容易产生怨恨、冷漠的情绪,对性格的形成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。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,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,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解决这个问题,需要我们长远的努力,我们期望这能够引起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,给孩子们更多希望的火种,在稚嫩的心田燃起温暖的火把,照亮前方艰难的道路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志愿者与孩子嬉闹  图 赵泽)

/ 文传学院“三下乡”活动队记者:赵泽、程雪梅、杨晓燕    /赵泽

Baidu
sogou